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破解人才困局 激发核心动能 一三一公司实行技术人才“专家制”改革实践
发布日期:2025-08-06   点击量:1035    分享到:
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     字号:

一三一公司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聚焦地勘行业技术人才引育留用核心问题,在公司实行技术人才专家制,构建起能上能下、激励充分、权责对等的技术专家管理体系,通过人才体制创新推动公司全方位改革,成为国企改革在地勘领域的典型实践。

一、改革背景:技术人才发展面临“三重困境”

 随着地质工作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地勘行业对高层次、专业化、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一三一公司在转型期面临着突出的人才瓶颈:一是职业发展天花板明显,技术人员晋升路径单一。2015--2020年,有1035岁以下技术骨干因看不到成长空间先后离职。二是激励机制大锅饭严重。技术岗位与管理岗位待遇差距不明显,在野外干技术不如去机关做管理的观念普遍存在。三是人才评价唯职称、学历论。基层技术人员因学历、职称、论文等硬指标限制难以获得认可,导致产生重指标、轻实践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骨干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一三一公司深刻认识到改革人才管理模式,建立更符合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律的运行体制势在必行。

二、制度创新:构建“专家制”发展新通道

2021年,一三一公司积极探索人才管理新路径,全面实行以专家制为核心的人才管理体系转型,构建起与行政管理序列并行互通、平等发展、价值相当的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充分激发核心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科学设级,打造技术人才晋升双通道

打破传统单一管理序列晋升模式,设立三级三类专家体系。

层级设置: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专家,覆盖地质工程、水工环地质、物探、钻探、测绘、生态修复、预算等七个专业领域,与管理序列的公司副职、部门正职、部门副职实现待遇对等,让技术人才不用当领导也能拿高薪

差异化标准: 一级专家需具备高级职称,主持过3个以上大型项目且获得省级科技奖;二级专家要求工程师以上职称,有地区级科技进步奖或核心期刊论文;三级专家侧重实践能力,允许大专学历但需10年以上工作经验,突出解决现场问题的硬指标。

动态准入:首批评选严格遵循优中选优原则,从190名技术人员中选出11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专家占比91%,基层一线技术骨干占比82%,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格局。

 (二)权责对等,让技术专家有职有权

明确各级专家的核心职责与权限,实现待遇与责任匹配

技术决策权:一级专家参与公司技术决策,对重大项目方案拥有一票建议权;二、三级专家负责现场技术难题攻关。2024年,通过专家建议优化的12项施工方案,累计节约成本上百万元。

人才培育权:要求专家每年培养3名青年技术骨干,通过师带徒机制传授技术经验,近两年已培养30余名青年技术骨干。

资源调配权:技术专家可优先申报科研项目,对科研经费有自主支配权。近三年,技术专家带头在生态修复和韩城地热能开发利用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研发了CES边坡生态治理技术、地热尾水100%回灌技术,开展了韩城地热赋存规律研究、复杂地层钻探工艺研究等项目,地热韩城”1号能源站被授予陕西省地热开发利用示范工程

(三)精准激励,建立三维保障机制

实施薪酬+发展+荣誉多重激励,让技术人才名利双收

薪酬挂钩:一级专家享受公司副总经理待遇,二级专家对应部门正职薪酬,三级专家对应部门副职薪酬,月津贴较普通工程师高2000元,且每年有5-8万元绩效考核奖金,薪资水平远高于高级工程师。

发展优先与荣誉加持:优先推荐技术专家参加国家级、省级学术会议,攻读在职硕士。近两年,先后有6名技术专家入选陕西省专家库、1名被评为陕投好人1名为陕煤地质集团劳动模范、1名为公司级劳动模范,增强了技术人才的获得感、荣誉感、自豪感。

 (四)严管厚爱,健全全周期考核机制

一是建立了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体系,避免专家制度沦为终身荣誉。建立周期性考评,每三年重新评选,年度考核由总工程师(占比60%)和部门班子(占比40%)联合打分,65分以下为不合格,形成了不进则退的压力机制。2022年,有1名技术专家因考核不达标被取消资格。二是实行责任追溯,出现重大质量或安全事故的直接取消资格,连续两次取消资格者终身不得参评,强化技术专家的责任意识。三是建立终身荣誉激励,连续两次获评技术专家且任职期满者,可成为终身专家。截至2024年,有5名资深专家获此荣誉。

三、改革成效,实现"人才-效益"双双跃升

技术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通过改革,技术人才流失率从15%降至7%。近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8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技术梯队,引导人才向核心业务和技术一线聚集,促进了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年轻技术骨干的成长路径更加清晰。

人才活力有效激发:专业技术人才看到了清晰的职业发展前景,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显著提升,潜心钻研技术、勇攀专业高峰的氛围日益浓厚。

核心能力持续聚焦:技术专家围绕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开展攻关,攻克关键"CES边坡生态治理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技术专家主导的新能源勘查、生态修复等新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从18%提升至42%,有力支撑了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

创新生态加速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为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经验启示

通过待遇对等、权责匹配,让技术人才从挤管理独木桥转向走技术阳关道,真正实现技高者多得、绩优者多酬。建立评选-考核-退出全流程机制,避免技术专家制度固化僵化,确保技术人才队伍的流动性与战斗力。将专家的技术优势与公司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通过专家+项目模式实现技术转化,让改革成效体现在经济效益上。

如今,地质行业已从传统模式向---一体化多维智能勘查方向发展。坚持守正创新,突破传统勘查局限,需要在智能化设备引进运用、前沿地质技术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标准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大胆改革、不断突破,而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

下一步,一三一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技术人才专家制,将国企人才改革走深走实,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