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坚守青藏高原一线 书写无悔地质人生
发布日期:2025-09-03   点击量:23    分享到:
文:王瑶     字号:

在青藏高原的广袤土地上,有这样一位地质工作者——张晓亮。自2009年大学毕业投身地质事业以来,他十七年如一日扎根高原一线,专注于地热资源勘查与盐湖卤水钾盐探采技术研究,从一名普通的水文地质技术员成长为陕煤地质一三九水文公司技术骨干、西藏分公司总工程师。他以忠诚与担当、汗水与智慧,在海拔四千多米的严寒高原书写着无悔的地质人生。

031756867724749795.png

初心如磐 砥砺担当

张晓亮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他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履行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确保能源资源安全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要求”,他将“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作为毕生追求,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之中。

立足岗位 业绩斐然

十七年间,张晓亮主持和参与完成了5个盐湖及盐类地质勘查项目、2个钾矿勘查项目、2个锂矿勘查项目、4个金属矿找矿项目、1个硼矿勘查项目及1个钾盐矿合作投资项目,并圆满完成《青海冷湖滨地钾盐矿定向贯通井工程》等重要技术服务任务。

在西藏那曲地热田城市供暖项目中,他带领团队成功破解地热水回灌与结垢两大世界性难题,实现6口生产井、2口回灌井、1000m³/h回灌量,替代传统燃煤供暖,每年减少碳排放16.75万吨,成为西藏清洁能源民生工程的典范。

在西藏羊易地热电站项目中,他总结形成了国内领先的高温地热井固井、压井、引喷技术,确保电站一期16兆瓦机组年发电超7200小时,在海拔最高、单机发电量最大、回灌效果最好等方面实现突破,赢得国内外专家高度评价。

在西藏山南市错那县采暖工程中,他带领团队刷新井温纪录,总结出坚硬急倾斜岩层快速钻进和浅层基岩裂隙型热储回灌的施工工艺,为高寒缺氧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

科技创新 引领发展

张晓亮深知科技创新是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动力。近三年来,他获得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他针对盐湖卤水开采难题,提出了断面式抽采与淡水注入——杂卤石溶浸开采技术,建立起创新性的盐湖开(溶)采技术体系,解决了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为集团战略投资和新技术推广提供了坚实支撑。

无悔青春 奉献高原

十七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青藏高原的矿区与盐湖,经历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与缺氧环境的考验。他大部分时间工作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寒地区,生活艰苦却斗志昂扬,始终奔走在勘探一线。

他不仅亲自承揽和推动项目,还组织撰写地质资料,带领团队在风雪和烈日中奋战,以实际行动践行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资源事业的壮丽篇章。

张晓亮用十七年的坚守与奋斗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大业,以科技创新破解工程难题,以无私奉献温暖雪域高原。他的事迹,不仅是一段无悔的地质人生,更是一曲壮丽的高原赞歌。